飞翔故园>历史穿越>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> 第3章 : 大货
    时间不等人,李长乐懒得跟几个长舌妇计较,飞奔下山走到海边的一处礁石堆,在石堆里穿行了十几米,挤过一个狭窄的石缝,一个不大的洞口出现在眼前。

    洞口处只容一人钻过,进去后里面大概有一米多宽,十来米深,走到尽头低矮处,他弓着腰钻进去脱下衣裤放背篓里,然后将网绳、头灯,抄网还有网兜装油布袋里,将背篓藏好。

    提着油布袋出了山洞拐左手,踩着淹没脚背的海水,沿着崖壁走了三十多米,走到一块从崖壁上凸出来的岩石前停下。

    这块凸起的岩石下有一个涵洞式的入口。

    他取出将头灯戴好,从油布袋里取出绳子将袋子绑起来拴在腰间,深吸一口气,一个猛子扎入水中。

    刚开始只觉得耳朵有点刺痛,慢慢的适应了水下压力后也没什么不适了。

    这条水路他游了几百次,闭着眼都能游到目的地。

    往下潜行大约两三米,他开始朝右斜,并往上游,游了大概两三分钟,当他浮出水面,已经身处一个溶洞里。

    这个溶洞是千禧年来海边看日出,潜水玩耍的几个小青年,无意中发现的。

    溶洞大约有一百多平大,像一个人工掏出来的大洞穴。

    洞里有三口水坑,越往里走地势越高,怪石嶙峋,高处连落脚的地方也没有。

    大伙儿猜测顶部应该在岩头山山顶。

    听说第一次进去的抓到几条大黄鱼,从崖壁上敲了不少三四斤重一个的蛎蝗(牡蛎),出去后还开出了十几颗品相极好的珍珠。

    闻讯而来的村民进洞把里面的蛎蝗撬了个精光,据说也有不少人家开出了珍珠。

    他也跟着进去陆续撬了一百多斤蛎蝗出来,可能是运气不好,没开出一颗珠子。

    后来,这个溶洞便三不五时的有人潜进去,他也是其中一个,每次去或多或少,都能从里面的三口水坑里捕捞到些海鱼。

    李长乐进去后将头灯照在崖壁上,只见崖壁上面密密麻麻的长满了蛎蝗。

    忽然,旁边水坑传来哗啦一声,他扭头将头灯射了过去,看到一条大鲈鱼,这种鱼的下嘴比上嘴长,是典型的地包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