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竟然打穿了?”亚希尼自己也有些不敢相信,他倒是对塔西姆的射术很有信心,但是一般在这个距离上,很难击穿坦克炮塔正面,就如同敌人的炮弹没能击穿他的正面一样。
3公里外的横田大感惊讶起来,他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。他本人当然很清楚自己这门44倍口径的火炮以及j33穿甲弹的威力稍有些薄弱,但是情报表明,至少不会弱于对手的50倍口径火炮。在上级看来,这门炮的综合性能足够最优的,当然综合性能中的主要强项在与火炮寿命。
很明显,统合幕僚部的情报收集出现了纰漏,首先是对手火炮精度问题,显然由于有些人认为对手在2公里外没有精度,所以对中国坦克炮2公里外的穿甲弹动能衰退的研究,也就显得毫无必要。中国的军事情报一向很难收集,这使得国际间滋生了大量针对中国的情报掮客,在没有情报来源的时候,这些人总是用臆测的东西来迷惑各国情报机关。
其次让横田吃惊的,是对手的热像仪搜索能力,他的2个小队在保持停车状态下,可以抢先射击,但是对手立即展开还击,也就是说,如果双方处于同样的行进状态下,谁先看到谁,还是未知数。
横田中队长陷入了进退维谷之中,但是他绝对不能辜负老长官矢村的托付,目前整个联军正处于风雨飘摇当中,没有太多的纵深可以让他退回去,调整一下。
“各车组听着,从外线迂回过来的,只是敌人的二流部队,必须坚决击退。”
他只能闭着眼,继续相信弗林斯司令部的敌情通报。情报表明巴基斯坦装甲部队,从来没有太过抢眼的表现,人员装备,全部处于二流水平。
弗林斯的情报单位,确实长于卫星侦察、通讯监听方面的情信息收集,不过战线上最有价值的情报往往不是靠这些东西能够得到的。亚希尼如同鬼魅般的战术,在印度一些吃过苦头的装甲部队中流传已久,不过印度情报单位从来没有重视过这样的线索。大部分时候,高级军官们会将前线报告,看到巴基斯坦部队的99式坦克,归咎为惊慌失措造成的误判,他们认为基层军官没有能力从1.5公里外分辨出99式坦克,和诸如哈立德或者96式坦克的区别。以上官僚主义,使得印度军队情报机关,从来没有将亚希尼的部队单独分拣出来加以研究。
印度第二军情报处,每天要接到几十次前线报告,声称阵地前发现巴军99式,在这种草木皆兵的环境下,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湮没掉了。
在印度第2集团军情报处,提交给联军的敌人序列以及各部队战术特长报告中,巴基斯坦第1装甲师有一个装备96式的营级规模番号不祥的坦克群,而集团军以下有一个装备99式坦克,很少出动的直属坦克连,他们从来没有搞明白,这其实是同一个单位。
横田指挥的日军中队稍稍后撤,等待公路上的13式突击炮和印度军队汇合,准备重整旗鼓,他很快就与一支赶到的,装备t724的印度部队取得联络,这支坦克部队使用了北约通讯设备,在夜间可以勉强配合作战。横田刚刚部署了防御,就发现敌人紧跟而来。他发现正面的这支巴基斯坦军队突击速度很快,这显示出其指挥官对地形掌握的十分充分,而且求战心切。
这一次亚希尼可以从3公里外观察到目标显现,日军坦克进行了短暂后退,红外特征直线上升。他当仁不让地率领1连正面冲过去,将左右迂回任务交给其余2个连的各2个排。尽管他不喜欢正面硬拼,不过总不能让夜视能力和装甲较弱的2连,或者经验不足,还损失了一个排兵力的3连来干这件事。
“全连低速前行,好像有一些t72,躲在掩体后了,我建议你们射击t72坦克时,尽量选择掩体下的车体部分。”
他下达了简单的命令。他已经看到对手的类似t72,比较低矮的坦克躲到了墙体或者土堆后面,以为可以隐藏车体。不过这些野战时仓促找到的掩护,如果没有厚到1米以上,几乎没什么用处,除了遮挡红外信号。无论什么型号的t72,其车体装甲都要比炮塔薄得多,当然这一点无需他提醒,他手下的老兵也都知道,不过在面对90式那样炮塔正面装甲几乎垂直的坦克时,策略是不同的。
“不过,还是优先射击那些日本坦克,他们的火力更准。”
“怎么分辨日本坦克?”
有人问道,显然依靠热像设备在极限距离上残缺的轮廓(对手利用掩体遮挡)不容易分辨出那些应该优先。
“那些先开火的是90式,t72应该看不到我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