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山寨里住了几天,周南才真正领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受。
虽然他人在山寨里,每天无所事事,就是在山寨里四处看看,要不就是找老郑头喝酒,或是晚上在家中,和高芸余里衍等下闲话品茶。可是他心里始终惦记着高远和杨可世那里。不知道遵化如何了,高远有没有选拔完那些奚族士兵,奚族人有没有在年前换到粮米食物……
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关于开科举和召用能工巧匠的事,也要尽快来做。
科举选士是为了尽快将一批有才干的人到各地官府任职,这样一来,自己收复的这些州县能有忠于自己的官员来管理。通过各地官府的管理,从而尽快安定各方,让老百姓尽快稳定下来。
民政官都是些新考录的官员,那自己施行些政策阻力便小,也能很好地执行下去,不会像那些老的官员。
经过了一年的战乱,有些人已经逃到其他地方去了,有的则是在战乱里失去了生命。大量的田地无人收割,更有无数荒地可以开垦。等开春后,政府就要制定这些相关的政策,厘定各家各户土地,采取减免三年赋税的方法,鼓励农民积极耕种。
关于土地政策,周南也早就考虑过了。各州县重新确定自己治下人户丁口,再测定地亩数,先从地亩数里划出官田和学田,作为官府和学堂支配用度。有主之田仍听凭旧主耕种。其余地亩数,按照每户人丁数均分下去,谁耕种,谁纳租。
各户开垦的荒地,三年内免租赋。三年后收取一半租赋,总共六年的过渡期。六年后则正常收取租赋。
田地可以买卖,但是按每人名下地亩数来分档收租;名下的地亩数越多,收租的租赋越多。
周南这样设计,多少与均田制有些类似,只不过,均田制里所分配给各户的田地都是无主荒地,并不将那些大地主的田地给均分了。而且均分给各户的田地最后是要交还给国家的。
周南寄希望于高租赋来遏制后期的土地兼并,至于效果如何,还要等到实施土地政策以后才能知道了。
最起码,这样的政策是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的,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也有积极作用。也使官府能直接控制的自耕小户农民的人数大大增多,保证了赋役来源。这也使较低租赋照样可以维系国家的基本运转。
这几天连夜编写的物理初稿——物理并不单单只是后世的物理学,周南是取“事物之理”的含义定的——已经交给了老郑头,对于其中不明白的,周南也向老郑头当面做了解释。
神车也已经改进好了。而且周南还让人给自己做了十多个最简易的孔明灯,用竹篾和细密的丝绸做成,和神车放在一起。
其实余里衍挂念燕京城的萧老六,也有了去意。并且余里衍还说服了高芸,要带高芸一起去燕京城住些日子。银瓶将二人的行装都收拾好了,就等着路上雪化了,便驱车上路。
虽然自从初一开始,便不再下雪,可是一尺多厚的积雪,若没有人清理,只凭风吹日晒,总要些时日,何况还并不都是晴天。
周南每天派人下山查看道路情况,派出去的人连半闪腰都到不了便退回来了。山道上的积雪有山体遮挡,更难消除。
一直过了初六,还是道路不通。天上却刮起了风,高芸欣喜地说道“一日南风三日暖。看来天要暖和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