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速增加的贸易和这次对西洋人海战的胜利,使得大明朝中的很多人对台湾的印象加重了很多,特别是一些在东南贸易当中有着巨大贸易的人。
当然,这些人当中,对台湾的态度并不是非常的统一。有的认为,大明应该将台湾这个逐渐富庶的大岛纳入版图,而另一些人,却担心这么一来,台湾的联合护卫军会被逼反,到时候眼前的一切都会消失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[bsp;持有这两种态度的人,是谁也说服不了谁。加上这个时候,掌控大明中枢的阁臣并不是东林党人,导致这个时候的党争变的越来越严重,越来越明显。东林党和其他三党纷纷拿出各种各样的事情,意图将对方搬到,而台湾也成为了他们的工具之一,当然不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工具。
但是作为首辅,方从哲自然有他的态度。从内心来将,方从哲非常的希望能够将台湾纳入大明版图。毕竟不当家,不知柴米贵。几年的首辅生涯,已经使得这位当世首辅心虑交瘁了。
那年年大灾,以及引起的遍地流民和遍布大半个大明的叛乱,使得方从哲,这位还算是想做些事,也正在努力做些事的大明首辅,殚精竭虑的想要改变这样的状况而消瘦了很多。
如果仅仅是这样,方从哲还能勉强应付。但是就因为方从哲不是东林党人,朝中的那些个东林党人便千方百计的想要将他从首辅位置上赶下去,其手段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。不管方从哲要施行什么样的方针,做出什么样的决定,不管对错,东林党人必定会将其批的体无完肤。呵呵这些人真是不可理喻。
想到这里,方从哲心中不由苦笑不已。就拿这台湾的事情来说,一个月前,他便提出要出兵讨伐这个蔑视大明威仪,始终不前来朝贡的番邦小岛。事实上,却是意图收台湾的财富为大明所用。但是结果是什么呢?此议一经提出,便遭到了朝中绝大部分的东林党人的强烈抨击。
包括左光斗,**星在内的众多东林党首脑都激烈的反对出兵台湾。他们的理由提的还非常的堂皇,辽东未平,何以轻启战端。
不管他们心中是不是真的是这么想的,但是最终方从哲的这个提议刚刚冒出头,便被彻底的按了下去。
“阁老,您还在看台湾的折子?”
就在方从哲想得发呆的时候,兵部尚书崔景荣走了进来,看了一眼方从哲手上的东西,轻声的问道。
“哦自强来了是啊这台湾,我始终看不明白啊从传来的消息看来,其原本只是聚集在台湾岛上的海盗而已,但是从其六年来的数次海战可见,其水师实力极其强横,似已与大明水师不分伯仲了。虽其六年来,始终安驻台湾,对我大明并无不敬举动。但一不称臣,二不纳贡,始终不能让人放心啊”看到是崔景荣来了,方从哲发牢骚的说了一句。
崔景荣是方从哲叫来的,为的是就经略辽东的人选问题,向他询问是否有适合的人选。毕竟,对于领军人选上,是兵部的职责。
最关键的是,崔景荣不是东林党人。而且其为官清廉,刚正不阿,就这一点来说,方从哲都自认不如。由他来举荐人才,方从哲也放心一些。
“阁老,台湾,即原东番岛。六年前仍为蛮荒小岛,多为海盗聚集之地。人不过数万,船不过百艘。六年以来,即使其如何生聚,能有多强实力。虽然多有传言,其岛上有一城凤山,富庶异常。且不论是否属实,但一城之财货,所属能有几何?故下官以为,出兵讨伐,得不偿失啊”
对于方从哲的态度,崔景荣是知道的。但是知道是知道,崔景荣却并不赞成出兵台湾。当然,他并没有像东林党的那些人那样,以此为借口打击方从哲,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赞同出兵台湾。
“但其一战夷灭众海匪,二战退西夷百艘战船,足可见其水师实力极其强横。台湾毗邻大明,若放任其不顾,迟早会成为大明大患啊”
方从哲也没有去过台湾,对台湾的情报也没有详细的收集,对崔景荣的说法,也有些赞同,但还是觉得不能任由台湾继续发展下去。
“海匪,乌合之众。西夷,蛮荒小国而已。面对他们,台湾有此战绩也不能说明什么。且阁老有所不知,大明水师早已不敷使用。战船年久失修,将士久不操练,火炮已有数年未曾增加一门。要想出兵台湾,势必要朝廷拿出巨资修造战船火炮,重新操练水师将士。”